澳森特钢开展无偿献血公益活动
发布时间:
2025-05-01 00:00
无偿献血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暖心实践。4月28日-30日,澳森特钢有序组织开展职工无偿献血活动,干部员工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,彰显新时代钢铁工人的奉献担当。

清晨,献血车停驻在炼铁厂、炼钢厂广场,澳森职工分批次抵达现场。在医护人员与志愿者的有序引导下,员工依次完成信息登记、健康筛查、血液采集等流程。

参与献血的员工纷纷表示:“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急需输血的患者延续生命希望,既是健康善举更是社会责任。只要身体条件允许,就会把这项公益事业坚持下去。”简短而朴实的言语,既传递了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,更展现了澳森人热心公益、奉献社会的精神品格,这种美德必将伴随企业追求卓越的信念,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。
我司曾获首届“河北慈善奖”和“2024年度无偿献血优秀组织单位”等省级荣誉称号,这是对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认可。自2013年起,为深入践行企业公民责任,与省血液中心对接合作,在加强无偿献血宣传的同时,开始有计划的组织献血活动,已累计开展15次,献血总量达到403900毫升。
据统计,2024年,澳森特钢内部在岗(册)职工有无偿献血经历的人数为1197人,累计献血量1489730毫升。其中,1名职工累计献血已达44800毫升;4人累计献血超过10000毫升;36人累计献血量超过5000毫升;200人累计献血量超2000毫升,体现了职工大爱奉献精神。
当殷红的热血与飞溅的钢花共鸣,当赤诚的爱心与坚守的匠心辉映,"炼钢铁更炼精神"的担当在无形中淬炼升华。每个血袋都是传递生命的火种,每次挽袖都是不忘初心的生动践行,澳森人正用滚烫情怀书写着热心公益、回报社会的时代答卷。
相关新闻
未来,澳森特钢将充分依托博士后工作站的平台优势,深化与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,在特钢的前沿研发与高端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深耕,着力突破关键工艺与技术瓶颈,推动工艺绿色化、产品高端化、制造智能化,为客户提供更高效、更稳定、性能更卓越的产品,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为区域经济升级、行业高质量发展,持续贡献“澳森”力量。
电气实验基地是专业化的电控技术实训平台,集成PLC控制、传动、负载及调试等核心系统,打造安全、真实、可控的沉浸式实操环境。基地突破传统“理论讲解+现场观摩”培训模式,不仅帮助员工深入理解电控原理、提升实操与复杂问题处理能力,还兼具程序离线测试与元器件性能检测功能,为生产连续性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技术支撑。
澳森特钢编制“十五五”规划签约仪式暨《SWRH82B钢的全流程组织演变图谱》发布会成功举行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,河北省政府参事、省发改委原一级巡视员高俊钊,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宋向党,澳森特钢董事长曹跃彬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席分析师、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兼主任李拥军,上海大学伟长学者、上善院院长董瀚,冶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马文欢等出席会议并讲话。会议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副主任委员、河北省节能协会名誉会长、中国冶金报社顾问、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王大勇主持。上善院副院长陆恒昌,河北省发改委化剩办秘书处处长黎艳,河北省工信厅钢铁工业处处长张晓辉,澳森特钢总经理王喆,中国冶金报社社长助理陈晓莉,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委员、发展研究处处长史慧恩等,也出席了本次会议。
10月29日,武汉城发材料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武汉城发”)与澳森特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双方一致同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携手推动区域建筑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。武汉城发材料公司副总经理张辉、胡永胜,澳森特钢非钢销售总监刘伟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。
为通过DCMM认证,澳森特钢专门组建数据管理团队,全面梳理企业数据资产,系统评估数据管理现状,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制度流程,有效提升了数据的规范管理与创新应用能力,帮助企业系统化构建数据管理体系,弥补短板,规范数据工作,为企业打造一个统一的“智慧大脑”,确保从采购、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数据真实、互通、可用。它不仅是实现精准排产、降低能耗的直接工具,更是支撑企业从“经验驱动”迈向“数据驱动”的战略基石,为智能化升级铺平道路,为后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9月26日,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,5G应用产业方阵承办的第八届“绽放杯”5G+能源有色专题赛决赛圆满收官。澳森特钢与河北移动联合申报的《5G赋能澳森特钢智能制造》项目,凭借5G技术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,历经多轮激烈角逐,最终从全国290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,荣获专题赛一等奖,并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。